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也悠然

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魏晋中国书法  

2017-12-21 15:26:05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魏晋书法

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最严重的时期之一。在这种政治、文化秩序混乱的状态下,汉字形体与书法艺术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首先,隶书在不断扩大和普及的应用过程中被逐渐简化。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点得以进一步地发挥运用,加强了书写时点画之间的笔势呼应及连续性,从而形成了更适合日常实用性书写的“楷书”,并由此推动了行书、草书的出现。在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程中,产生了一批兼有这两种书体成分、体现二者交替过渡特征的作品。魏晋书法之盛,使搜集、珍藏、品玩书法作品形成一种社会风气,这又促进了书法创作的繁荣,并直接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。

钟繇

钟繇(151~230),字元常,颍川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人,官至太傅,是魏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,曾与王羲之并称“钟王”。钟繇的传世帖书,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。对诸帖的鉴定,大约有3种意见:一是将《尚书宣示帖》、《墓田丙舍帖》、《长风帖》等定为王羲之所摹。二是以考据定诸帖真伪,但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意见,如宋欧阳修以为《贺捷表》的内容与史实不符,疑为伪作,而黄伯思则再行辨正,肯定为钟书;又如对墨迹本《荐季直表》,欧阳辅在《集古求真》一书中认为“民字缺笔,显为唐人所书”,然而元人袁泰称,他发现原缺笔处是被人用小刀剜剥所致,并非原书如此。三是从书法史演变的角度看,因为魏晋时期处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期,究竟有没有现传为钟繇作品这样的书法,都成为争论的焦点,甚至将楷书的形成时间向后推至隋唐时候,从根本上否定了钟繇的现存书迹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